福建省福耀科技大学风水布局探析

2025-03-19
来源:

作者:罗李华 | 释玄斋第七代传人罗李华

福建省福耀科技大学的建设,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里程碑,更因其选址、建筑布局、艺术象征与校徽设计中蕴含的传统风水智慧,成为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典范。本文从自然格局、建筑规划、学科布局、文化符号到校徽玄机,系统解析其天人合一的风水之道。

选址与自然格局:玉带环腰,文脉昌盛

福耀科技大学选址于福州高新区南屿镇流洲岛,四面环水,曹德旺称其为“玉带环腰”的天然风水格局。水主财智,环水之势可聚气纳财,滋养文脉。历史上此地曾出38名进士,印证其地灵人杰的先天优势。

从风水学看,流洲岛形如“水中明珠”,暗合“文昌星”之位,水流的环绕形成天然屏障,既阻挡煞气,又激活气场,为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能量支持。校园四面环水的“玉带环腰”格局,更与校徽中的莲花意象(水养莲)形成呼应,构成清净文脉的基底。

建筑布局:中轴为脉,五行相生

中轴线与文昌位

校园中轴线以图书馆为核心,其造型形似“博士帽”,象征学术权威与智慧凝聚。两侧分布旗山楼、鼓山楼等教学行政楼,以福州地理标志命名,暗合“背山面水”的靠山格局。图书馆位居中宫土位,恰如校徽中甲骨文“心”字所寓,形成“以心聚气”的能量枢纽。

学科布局的五行循环

学校首批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属火)、智能制造工程(属金)、车辆工程(属木)、材料科学与工程(属土)四大专业,与校徽五心莲的五行属性深度联动:

木(东):车辆工程如莲枝伸展,联通产业;

火(南):计算机科学如莲心炽热,驱动创新;

土(中):材料科学如莲台承托,夯实根基;

金(西):智能制造如莲瓣淬炼,精益求精;

水(北):校园环水补足水行,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闭环。

动静分区与阴阳调和

校园内水网纵横,人工湖与景观河道设计遵循“藏风聚气”原则,与校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净意象相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理学院的设置,平衡科技(阳)与人文(阴),避免“阳气过盛”导致的浮躁,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象征与风水意蕴:九马五心,刚柔并济

九马雕像:外显动态之气

图书馆前的九马雕像,四足踏地象征根基稳固,五足腾空寓意奋发向上。马头朝向各异呼应“八卦方位”,形成“八方来气”的聚能格局。九为至阳之数,与校徽五心莲(五行中和)构成“外动内静”的阴阳互补,暗合“九宫八卦围护中宫”的风水阵势。

五心莲校徽:内守文脉之魂

校徽以甲骨文“心”字为核心,五心环绕成莲,蕴含多重风水玄机:

心脉汇聚:甲骨文“心”形似血脉,对应中宫土位,强化图书馆的文昌枢纽地位;

五行归元:五瓣莲花分属五行,与学科布局及环水格局形成能量共振;

清净文脉:莲花意象化解浊气,暗喻学术研究需守正创新,心无杂念。

九马属火(午马为火),五心莲主“水生木”,二者构成“木火通明”的文昌吉局,助益学术突破。

楼宇命名与文化根基:山水为魂,心脉贯通

校园建筑以福州山川命名(如旗山楼、鼓山楼),将地域文化融入风水格局。旗山(属木)、鼓山(属土)等命名暗合五行方位,形成“心脉通达,气血顺畅”的经络体系。楼宇布局呼应“以山为屏、以水为带”的气场结构,与校徽“五心化莲”共同强化地域文脉传承。

社会与人文气场:三才合一,贵人汇聚

师资与贵人局

学校汇聚15名院士、56名全球顶尖科学家,国际化师资占比超60%。风水学中,高能量个体的聚集可升华整体气场,恰如校徽五心莲的“聚力成蕊”之象。

村民支持与人和之力

流洲村民迁居时“无怨言”,主动支持建设,体现“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合一。社会根基的和谐为学校注入正向能量,与校徽“心”字包容之意形成人文呼应。

未来优化:心引气运,五行点睛

强化“心脉”节点

在校园中心莲湖种植真实莲花,激活“水生木”之气;图书馆顶层设计五心莲穹顶,引天光入中宫,强化智慧凝聚。

五行方位布阵

东方(木):增设竹林步道助车辆工程发展;

西方(金):立金属雕塑群呼应智能制造;

南方(火):布红色景观灯阵激发创新;

北方(水):建涌泉广场润泽全局气场。

产教融合闭环

深化与47家企业的合作,形成“产—学—研”闭环,呼应“玉带环腰”的财智格局,成就东方教育新标杆。

结语

福耀科技大学的风水之道,外借山水形胜,内修五心莲徽,以“玉带环腰”聚气,以“九马五心”调衡,将甲骨文的千年灵韵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其格局既是“天人造化”的智慧结晶,亦为“心承古韵、智启未来”的东方教育范本。期冀这座以风水为基、创新为翼的学府,培育英才,气运长虹。


阅读0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