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李华谈:易经视野下的社会失衡与九紫离火之转机

罗李华
2025-07-28
来源:

作者:罗李华 | 释玄斋第七代传人

当寒窗苦读的硕士涌入外卖骑手大军,当资本巨舰碾过传统行业的残垣,当无数人仰望高耸入云的科技壁垒喟然长叹——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阴阳失衡”。财富与机会的分配如断裂的峡谷,一边是少数人坐拥资源的高地,一边是众多普通人在谷底挣扎求存。《易经·系辞》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当下社会的“阳”(显性的财富、资源、话语权)过度炽盛,汇聚于少数人之手;而“阴”(大众的生存空间、发展机会、基本保障)则被挤压、削弱,阴阳失序,社会肌体怎能不陷入困顿与焦灼?

坤德不彰:资本垄断下的“厚德”之殇

资本如水,本应滋养万物,泽被苍生。然当资本演变为垄断的巨浪,便如《易经》坤卦之德失其“厚德载物”的本性。坤为地,其道在包容、承载与生养。回望古训,“官不与民争利”曾是维系社会生机的重要平衡。汉代《盐铁论》中贤良文学便力陈此理,主张朝廷不与百姓争利,保持民间经济的活力。反观当下,商业巨头以资本为利器,构筑高墙深壑,诸多行业被其垄断,传统经营模式在资本洪流前如朽木般崩塌。无数赖以生存的小微企业被挤出市场,犹如坤土失去其承载之力,生机断绝,裂痕丛生。此非坤道不彰之痛乎?《道德经》早已警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今日资本垄断下的“损不足奉有余”,正是坤德沦丧、阴阳严重失调的显症。

离火将明:九紫新运与破局之机

孔子释未济卦曰:“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恰点破乱局根源——价值失序,方位不明。当虚妄的流量泡沫遮蔽星辰,当投机的热钱灼伤实业,阴阳失衡已成痼疾。唯有离火运的文明之光,方能焚尽浮华,重现乾坤清朗。

然否极泰来,剥极而复,乃天道循环之常理。《易经》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智慧,当下困局之“黑暗”,恰可能是黎明前必经的沉淀。社会深层矛盾如泡沫般积聚,终将经历彻底的破灭与洗礼。此过程虽痛,却是“革故鼎新”的必由之路。不合时宜、投机取巧的行业将在洗牌中被淘汰,社会资源将重新寻求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分配方式。于此新旧交替之际,我们正迎来一个重大的时空节点——九紫离火运。《易·革》早已昭示:“天地革而四时成”,九紫离火运的曙光正穿透沉沉雾霭,为坚守正道者照亮重生之路。

离为火,其卦象是光明、文明、礼仪,亦主附着与变革。《说卦传》言:“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九紫离火运所昭示的,不仅是对虚妄泡沫的灼烧与净化,更指向一个以“明德”、重精神价值、强调真实连接与创新驱动的文明新阶段。其光芒将照亮那些真正“利居贞”的事业——坚守正道、心怀天下、切实服务于社会民生根本需求的行业。

贞下起元:在离火映照下重铸价值

在离火之光的烛照下,未来的价值锚点将愈发清晰:

回归民生之本: 离火亦象征附着与维系。关注最基础的民生需求——粮食安全、普惠医疗、绿色居住、终身教育等,提供真正“普适”且“优质”的服务,将是坤德重现、社会根基稳固的关键。此乃“离”之附着于实,惠泽于民。

精进与匠魂: 离为火,象征淬炼与升华。无论身处传统行业抑或新兴领域,追求产品的极致、服务的精微、技术的深耕,秉持“工匠精神”,方能在价值回归的时代立于不败。离火之明,照亮精进之路。

精神与文明之光: 离卦本具文明之象。在物质丰裕之后,人们对精神滋养、心灵归属、文化认同的需求将如离火般升腾。文化产业、心理健康、哲学思辨、生命教育等关乎心灵成长的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此乃离火文明属性的彰显。

协同共生之智: 离火非独燃,其明需附着于物方能显现。未来的经济模式将更强调协作网络、开放共享、平台赋能,打破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构建互惠共生的新生态。此亦暗合离卦“利贞,亨。畜牝牛,吉”的柔顺依附、和谐共生之道。

时代的剧变如熔炉淬炼,九紫离火的曙光已在地平线跃动。当泡沫在烈焰中消散,当投机者的喧嚣归于沉寂,一个更澄澈、更讲求价值的时代正悄然铸就。其根基在于我们能否重拾《易经》坤卦的厚德,以承载之姿滋养众生;其光芒则取决于我们能否拥抱离卦的明德与革新之力,点燃真正有益于社会民生的星火。

社会巨鼎的熔炉中,每一点真价值的星火都在积蓄力量。这并非预言中的天降救赎,而是无数个体在困局中重新校准方向、点燃心中那簇离火的必然结果——当千万星火汇聚,便足以照亮乾坤,铸就一个既承载厚重又焕发新光的时代。黎明的光不在远方,而在我们坚守正道的脚下。

阅读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