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八桂:释玄斋解秘广西大明山天子地及骆越龙脉玄机

罗李华
2025-07-28
来源:

作者:释玄斋第七代传人 罗李华

踏遍青山寻龙脉,方知天地有大章。 今日,吾以释玄斋家传之术,结合多年实地堪舆之验,为诸君解析八桂大地的山川玄机。尤以大明山“天子地”为焦点,窥探这方水土蕴藏的帝王之气与骆越先民的生存智慧。云雾缭绕间,龙头峰顶俯瞰群峦,千峰如万笏朝天,此等气象,非亲临其境者,难悟其“三百六十龙神足,三十六公朝天子”之真谛(宋代赖布衣语)。这绝非虚言,而是广西龙脉格局的巅峰显化。

广西风水之奥妙,首在其“龙脊”——地质学所称的都阳山—大明山—大瑶山—驾桥岭弧形构造。此弧如巨弓横卧,其弦顶与北回归线相交之黄金点位,正是大明山龙气凝结之处。此“黄金弧”非但划分气候,更承接了昆仑南下的真龙正脉,千里奔腾,聚气于大明山,昂首成峰(1760米龙头山),此乃天地造化之奇功。

一、 龙脉溯源:昆仑帝气南延之象

广西龙脉,根植于万山之祖昆仑。其势磅礴,自西而来:

穿云贵,越高原:经巴颜喀拉、凉山、乌蒙诸脉,气度不减;

入桂境,潜行地:过隆林、田林、凌云,龙行隐隐;

聚气机,显真形:穿南丹、都安,终抵大明山主峰——龙头山,气冲霄汉。

此龙“乾龙入首”,在江河隘口处形成罕见风水奇观,其行龙特征尤为显著:

玉带缠腰:红水河、右江如两条天然玉带,夹护龙脉,贵气自生;

脱卸剥换:行龙途中,山形变换,层层脱卸,如龙蜕皮,去其粗顽,留其精华;

闪展腾挪:龙脉走势非直冲,而是左闪右避,巧妙蓄力,此乃生气凝聚之征;

昂首成形:最终在武鸣两江镇猛然抬头,形成桂中南第一高峰,气势已成。明代萧公留题“老龙年年结雾烟,降势巍峨挂碧天。高山日夜生明月,万里来龙到此眠”,正是对此龙脉结作的最佳注脚。

二、 大明山“天子地”:五星归垣的帝王格局

大明山龙头山被历代明师尊为“天子地”,绝非空穴来风。依吾释玄斋家传心法及实地考证,其贵格在于三大要件完备无缺:

龙真且远,气势天成
昆仑祖山发脉,千里迢迢,过峡、顿跌而气势不衰。至龙头山,形成“云天锦帐”之帝座格局,尤为罕见的是“七龙夹脉”之象(七条支脉拱卫主龙),此等气象,非寻常龙穴可比。

砂环水抱,护卫森严

青龙蜿蜒:左翼(青龙)由来宾延伸至象州高楼山,如巨臂环抱;

白虎驯服:右翼(白虎)向南宁三江口延展,俯首听命;

狮象镇关:整体形成“狮象把门关”的顶级护卫格局,锁住内堂生气;

华表捍门:更有五座关键峰隘(形如华表),如五队忠勇卫士,牢牢扼守水口门户,此等砂法,贵不可言。

五星归垣,至尊至贵
此乃大明山“天子地”最核心之玄机!立于龙头山顶细察:公益山(金)、望兵山(木)、水陈峰(水)、象头山(火)、六毛山(土)五座主峰,严格按五行(金木水火土)方位拱卫主峰,形成万年难遇的“五星归垣”奇局。此格局在风水经典中称为“五气朝元”,乃孕育
帝王圣贤的至尊吉地,世间罕有。唐代风水祖师杨公(杨筠松)留题“五星归垣明堂现,龙楼凤阁到面前。大地日日有神守,龙真穴的待英贤”,正是对此地无上价值的千古定论。

三、 秘境寻踪:广西三大风水奇局探微

1、鹏化山“壁上挂灯”悬棺穴
平南、桂平、金秀交界,藏有一惊世奇穴——悬崖高悬,形如壁灯。吾曾攀援探访,其穴位于上课顶绝壁之中,古时需“伐木为架,攀梯而上”方可达。其贵处在于“帝座、帝车、帝位、帝殿”四象俱全,皇家气象俨然。登穴观之,千山朝拜,万水归堂,更有“
石人江中立,船艇泊岸边”的奇异砂水组合(石似人立江中,山形如舟船停泊),实为广西悬棺风水之首选,暗合“高葬出贵”之理。

2、麒麟山“献瑞”与活态民俗
思洪、大山、大鹏三村交界的麒麟山,生动演绎瑞兽献宝之局。一道高达15米的天然石墙,酷似麒麟昂首。更妙的是,东西两条小河在“老虎头”山脚处精准交汇,形成“
两水合襟”的贵格,主“尽头龙”发贵。此山不仅催生“美女梳妆”(状元山)、“狮子玩球”等名地,更在当地催生了独特的“舞麒麟”民俗。当平原盛行舞狮时,鹏化山人世代坚守舞麒麟的传统,这正是风水地灵与人文精神交融的鲜活例证。

3、清岭山“狮魂”与风水争夺
贵港奇石乡狮子山,曾因风水过旺引发清代一场惊心动魄的“破风水”事件。据地方志及吾师口传:官员闻此地“
日后必出王侯将相”,恐危及朝廷,竟密遣风水师携孕妇,以发钗刺破山中一株关键红藤(喻为狮之血脉)。传说当时“地动山摇,血水(红泉)涌流四十九日”,留下深井遗迹至今可见。此案例深刻反映了古人对风水力量的敬畏、恐惧与残酷争夺,是风水影响历史的生动教材。

四、智慧传承:侗壮村寨的风水实践与城市格局

广西少数民族深谙“天人合一”之道,其村寨选址堪称风水活教材。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座龙寨:

背靠真龙:依托磅礴蜿蜒的龙势山,得雄厚靠山;

玉带环腰:前有河流如玉带环绕,形成天然“水城弯环抱穴”(古称“内位”或“眠弓水”);

生生不息:巧妙利用河流转弯处的沉积作用,使寨前良田逐年扩大,暗合“水聚财生”之理。
此乃“
山为骨,水为血,土为肉”风水理念的完美实践,与《管氏地理指蒙》“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精髓高度契合。

再看南宁市格局,更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范:

靠山稳固:青秀山脉为城市坚实“后靠”;

水法精妙:邕江呈“逆水”入城,而青秀山龙脉属卯木,“木龙需逆水”正合此上吉格局,主财源广进,人丁兴旺。

调理有方:龙脉东行遇镇龙山断裂带(气脉受阻),古人深谙风水调理之道,特设“镇龙乡”以化解潜在不吉,体现了风水学中“趋吉避凶,辩证调理”的深刻智慧。

五、 释玄斋鉴:现代风水实践的辩证思考

吾辈风水师,当以科学精神审视传统。近年某团队在桂西寻得一处“猛虎下山”形穴,初看气势慑人。然依吾释玄斋心法细察,发现诸多隐患:

明堂倾泻:明堂倾斜不聚,水势直去无收,主财帛不聚;

砂手无情:龙虎砂(左右护山)粗顽欺主,反成压迫之势;

气脉未停:来龙峻急直硬,未起泡开坪(无缓冲平台),生气无法融聚。
此乃典型的“
形似神非,转身露脸却是大暴牙”之假穴。此案例警示吾辈:风水之道,贵在“地不贪大,但求其祥;势不求猛,贵在气和”,切莫被表象迷惑,须以理气、峦头、客星(环境)综合辩证断之。

结语:龙脉即文脉,风水即人心

广西山脉的风水密码,早已融入骆越先民的血脉。大明山孕育的青铜文明,其剑器锋芒直逼越王勾践剑;镆铘山的神剑传说,揭示了此地曾是岭南最早的冶铜圣地;壮民尊大明山为“岜是”(祖神之山),更印证了龙脉崇拜与民族信仰的千年交织。

行走于八桂山水间,吾辈风水师感悟最深的,并非虚妄的帝王梦,而是先民对天地秩序的敬畏与顺应。那悬崖穴地的高远,那五星归垣的玄妙,最终指向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法则。这,才是广西龙脉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

罗李华 顿首(释玄斋第七代传人,于乙巳年季夏)
寻龙点穴半生事,方知真穴在民心。敬天爱人循地理,方是风水大道根。

阅读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