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

2019-01-08
来源:

周春芽.png

简介

周春芽,男,1955生于中国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88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自由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上海;

2013年4月24日下午,《2013胡润艺术榜》在北京发布。榜单内容为前100位中国在世"国宝"艺术家按照2012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的排名。数据显示,艺术家周春芽以4.7亿元的总成交额首次成为最贵在世艺术家,是近三年来最年轻的在世艺术家"状元";

2012年,周春芽作品总成交额较2011年翻了1倍,排名比去 年上升6位。他的4.7亿元总成交额来自222幅作品,其中2012年最贵的一幅作品是由北京匡时拍出的1994年作《石头系列--雅安上里(三联画)》,价格2,990万元,是在世艺术家作品第七贵。自2008年胡润艺术榜发布至今,除2011年外,周春芽一直保持着前十的名次,近三年的成交额平均增长率超过100%;


个人展览

2016年,内在风景:罗中立 周春芽 袁庆作品展,虹桥当代艺术馆;

2015年,“始终是开始”周春芽新作展,澳门艺术博物馆;

2010年,"1971-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上海美术馆,中国2008 "周春芽•绿狗•雅加达",印尼国家美术馆,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008年,"周春芽新绘画个展",台北寒舍空间,台湾;

2007年,"花间记--周春芽绘画雕塑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年,"周春芽绘画雕塑展",今日中国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2006年,"周春芽新作展",外滩3号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2002年,"周春芽个人作品展--绿狗",314 国际艺术中心,挪威;

2002年,"周春芽作品展 ",TRENTO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

1997年,"周春芽个展",北庄画廊,台北,台湾;

1992年,"周春芽92油画个展",小雅画廊,台北,台湾;

1988年,"周春芽作品邀请展",Domach-Anhof文化中心,林茨市,奥地利;

1987年,"周春芽作品展",杜塞尔多夫市德中友好协会,德国;

2013年,"周春芽新作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上海周春芽艺术研究院 ,南京。


参加展览

2016年,内在风景:罗中立 周春芽 袁庆一作品展虹桥当代艺术馆;

2015年,“始终是开始”周春芽新作展   澳门艺术博物馆;

2012年,"艺融两江"--长江汇当代艺术大展重庆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重庆 中国;

2011年,周春芽精品展,寒舍艾美酒店艺文空间,台北2011 成都双年展:溪山清远,成都音乐公园,成都;

2011年,"中国式书写",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0年,"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四川博物馆,成都,中国;

2010年,"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伦敦,英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

2010年,"建构之维--2010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0年,荣获"2010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同名展览巡回展览于:上海美术馆,上海;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广东美术馆,广东;

2010年,"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中国;

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威尼斯国际大学,意大利;

2008年,"今日中国: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布鲁塞尔,比利时2008 "得意忘形",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8年,"情系灾区,倾情奉献--中国当代艺术家为地震灾区捐献作品义拍"大型公益活动, 保利拍卖公司,北京;

2008年,"艺术史中的艺术家"展览,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8年,"新界面Ⅳ--春天来了",虹桥画廊,上海,中国;

2007年,"超越图像--中国当代艺术在迈阿密",迈阿密,美国;

2007年,"后解严与后八九--两岸当代美术对照",台湾美术馆,台湾,中国;

2007年,"从新具象到新绘画",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7年,"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07年,"超越图像,中国新绘画;

2007年,《艺术当代》架上艺术学术提名展",上海美术馆,中国;

2007年,"追补的历史--馆藏中国当代作品展",广东美术馆,中国;

2007年,"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口传与耳闻的四方",贵阳美术馆,中国;

2006年,"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台湾,中国;

2006年,"赤裸真相--成都中国当代艺术家六人联展"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泰国•曼谷;

2006年,"花非花--永恒的生命寓言" 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6年,"周春芽、曾梵志、季大纯油画作品展",龙人画廊,北京,中国;

2006年,"12345",上海艺博画廊,中国2006 "中国当代艺术的灰光:周春芽•刘炜联展",ARTSIDE画廊,汉城,韩国2006 "张江当代艺术馆开馆展",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06年,"恒动:当代艺术对话--中国现代艺术邂逅BMA ART CARS",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国;

2005年,"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2005年,"第一届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蒙比利埃,法国;

2005年,"关注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展",海牙,荷兰;

2005年,"超越界线--沪申画廊04-05",上海沪申画廊,中国;

2004年,"居住在成都--中国当代艺术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成都美术馆,中国;

2004年,"2004武汉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武汉,中国;

2004年,"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爱尔兰当代美术馆,英国;

2004年,"刘炜、郑在东、周春芽联展",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2003年,"你好,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展",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2003年,"六个面孔--中国当代艺术巡回展",波兰;

2003年,"中国制造",Fondation D'Art Cotemporain Daniel Florence Gueflain,法国;

2003年,"Modernites Chinoises",SKIRA,巴黎,法国;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四川油画作品集",四川,中国;

2003年,"生存的向度:广东美术馆馆藏中国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中国;

2002年,"观念的图像:2002年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中国;

2002年,"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02 "梦--中国当代艺术展",The Red Manston Foundation,伦敦,英国;

2002年,"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中国;

2001年,"首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2001年,"5个中国前卫艺术家"Artside画廊,韩国;

2001年,"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二十年",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四川美术馆,中国;

2001年,"学院与非学院",上海艺博画廊,中国;

2000年,"20世纪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

2000年,"成都运动",Canvas Iternational Art画廊,阿姆斯特丹,荷兰;

1999年,"新世纪的新现代主义"旧金山利姆画廊,美国;

1999年,"上河美术馆学术邀请展",成都上河美术馆,中国;

1999年,"Sonfiniamenti--L'avanguardia cinese",Palazzo Contarini Venezia,意大利;

1998年,"在西方相会的东方" 拉姆画廊,旧金山,美国;

1998年,"上河美术馆首届收藏展",成都上河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中国;

1997年,"肖像性质",北京中央美院画廊,北京,中国;

1997年,"引号:中国当代绘画"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

1997年,"红与灰:来自中国的八位前卫艺术家"斯民艺苑,新加坡;

1996年,"中国!"当代艺术展,波恩美术馆,德国;

1996年,"首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中国;

1996年,"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

1996•1997年,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中国;

1996年,"成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

1994年,"批评家年度提名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年,"中国经验展",四川省美术馆,成都,中国;

1993-1997年,"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香港、英国等地巡展;

1992年,"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广州,中国;

1992年,"首届中国油画年展",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国;

1991年,"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北京东方油画厅,北京,中国;

1985年,"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1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0年,"四川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成都,中国。


人物评价

1.他创作的状态一直保持得很好,个性上心态很好、很率性、很年轻,始终对生活保持着热情和好奇心,人和画很统一。我特别羡慕他的是能一直保持很好的状态。他的《桃花》系列刚出来的时候我看了很激动,还跟朋友讲"老艺术家越画越好了",还能画出这种很有激情的东西,让我印象很深。--张晓刚(艺术家)

2. 像春芽这样跨越"伤痕"时期、"乡土绘画"、"85新潮"等几个艺术史进程,目 前仍活跃的艺术家,不说绝无仅有,起码是硕果仅存的几个之一。春芽首先是天才的好画家,他的直觉、直感都是第一流的。他还不受时代的局限。十 年前他的东西是好东西,十年后看还是好东西。他还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义工,成都的艺术氛围相对活跃,他做了很多推动的工作。他一直在探索把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和西方绘画的反思、反叛精神结合在一起,现 在已经驾轻就熟了,作品洒脱、轻快,举重若轻。--叶永青(艺术家)

3.春芽的作品,从以前的《石头》,到《绿狗》,再到《桃花》,我自己更喜欢《桃花》系列。官方身份其实没怎么影响到他的性格和作品,他就是一个老顽童,桃花的妖冶和绚烂被春芽表现得很好。目 前我感觉市场上还没有特别接受《桃花》 系列,但我觉得《桃花》比前面的《石头》、《绿狗》都更开阔、更好,你看春芽娶了个小美女,也符合这个主题,桃花灿烂嘛。--黄燎原(策展人)

4.周春芽是很随和的一个人。我很喜欢他的作品,《石头》、《绿狗》、《桃花》,都很好。他是很情感型的画家,不做作,现 在还能保持很正常、很自然的心态。唯一让我有点不满意的是,他从来不喝酒,我们在一起喝酒,他永远是拿一个可乐和我们干杯。--曾梵志(艺术家)

5.说起春芽可以想到这类词汇:随和、聪慧、举重若轻、事半功倍、游刃有余--春芽直觉精准,晓得啥事真正重要,正因为心里头拿得稳,表面上才能够那么轻松率性。春芽聪明得看上去漫不经心。他懂坐二望一的道理,当让不争,给自己很多余地,才不让那些无关宏旨的事来拖累自己呢。你勤学苦练一辈子也很难学到那么老到的单纯。天赋,我说的是他的艺术,也是说的人。--刘家琨(建筑师)

6. "春芽"这个名字一方面令他的外貌长期滞后于实际年龄,另一方面也令他的作品中持续涌现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不断地为当代艺术开辟新空间,也热心操办各种集体活动,在成都一向享有很高的声望。在艺术家圈子里,春芽算得上是个生活习惯很好的人,不吸烟,不饮酒,喜欢喝茶,读画读帖之余经常四处游历,朋友很多。他结了3次婚,画面上的符号也一直在变化。为追求完美,他不断变化,因为自信,他也不怕变化。多年以来,一系列的作品充分说明,他内在的一切始终都是非常稳定的。--李旭(艺术评论家)

7.人们喜欢给艺术界的名家排座次,尽管周春芽的段位已经到顶,但从来不有意显示出自己在这方面的优越性。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与周春芽见面,他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虽然身处当代艺术圈内,但却包含一种与众不同的文气和一种雍容的儒雅气,他的自我带有古代文人的道义感,外表上看不出孤傲,却有一层深沉的底蕴,就如徐悲鸿的那个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李小山(美术批评家)

8.他把自己放得很平和。对我来说,他是老师,朋友,还是亲人。他对后辈帮助特别多,我第一次出国就是通过他。他的为人、艺术对年轻人都有很大的启发。一个艺术家能把自己的作品做好很不容易,还能投入精力推动一个地区的公共艺术氛围,更可贵。--张小涛(艺术家)

9.周春芽是最早进行艺术形式探讨的艺术家之一。他关注个人感受及个人表现的方式,,使得他在经过长时间的艺术探索后,成为所有绘画领域最自由、最能反映艺术个性的艺术家。他用油画去展示、体现中国传统的气质,语言又是当代的,这很难得。他是把传统和当代糅合得最好的少数几个艺术家之一。--吕澎(美术史学者、评论家)

10. 周春芽在美术史上应该算作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将来中国要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周春芽的地位会非常高。他的画有中国审美,还有对当下生活的感受,有压抑,有激情,涵盖量很大。我个人认为他的作品价格还远远不够,再到2000万、3000万都不为过。--洪磊(艺术家)

11.中西艺术合壁: 或许,当代表现主义更适合东方的土壤,可以直接吸收更多国画知识,西方表现主义重于色彩和构成,传统国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书写式用笔和墨色变化。周春芽对西方文化的体验却加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将中国式书写性笔法、布局和图像符号等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画中。当初,他的画逐渐体现出形而上、后印象、野兽、表现、抽象和写意等门派的理念,这些画与现实表皮之间的联系变得松散,或潜移默化地变异。现 在,强烈的笔触变得舒缓而绵密,色彩纯净、鲜艳和漂亮,无论树木花草,还是动物、人物及建筑,呈现出轻松而恣意任为的造化。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用笔,更渗透一种深厚的抒怀,体现了传统文化基因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是民族性的延续。

周春芽采用表现手法,却从不同角度指出当下消费文化、外来文化、科技文化、网络文化和动漫文化等五花八门的东西,正吞噬着人的自然灵性。画中的情绪看似散漫不羁,却能感受到虚实和精妙,是对世界的贴近和关照,有理解和观看上的弹性、衍生性和符号感,不会被结论式的浮言下定义,进退来去皆无羁绊。周春芽似乎并不使用反艺术史、反西方、反现代、反传统或反社会的策略,无沉重的政治负担。无论是西方系统还是中国体系,在画里不是消失,而是被熔化。画面越来越放逸,好像已退出了纠缠于中国艺术很久的语言、符号、结构、风格、社会和时代等诸多问题,甚至淡化了表现问题。他将传统国画的空白方式,即虚拟背景移植于画而留白,赋予猜测和想象的余地。笔墨是真实心境与趣味的流露,那些深思熟虑之后不经意就画出来的笔触痕迹,已进入无意图的笔墨时期。

周春芽是迈向中西交汇地带的画家,他的风格、语言、观念和方式与国际当代画家一样,都在关注当下。他的技艺精湛,吸收西方当代艺术成果,是国际化的做法,既叛逆又不脱离传统,既强调追求自我个性又不局限于本土。鲁虹用"三只眼看世界"概括这批成都油画家的群体特征,那么,周春芽的第一只眼看传统本土文化,第二只眼看大众时代流行,第三只眼看西方当代艺术国际化。然后,将三种因素巧妙融合,找到自己的话语方式,有传统的中国图式内容,更富强劲表现力的西方油画技巧。他的画国际化,吸引外国观众,同时,他又是个性复杂而有中国情结的艺术家,没有抛弃中国艺术的主题和立场,而是用西化的手法将中国传统唤醒,重放光彩。他对全球化和解传统的变革反思,超越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改变了非此即彼的办法,真正地去兼收并蓄。

周春芽用西方的绘画媒材表现当下国人的心境,这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而归属于他自己。这些恣意潇洒的画,界限模糊:不再是西画或国画、油彩或水墨、民族或西洋、本土或国际、传统或现当代。在创作时,无理论的焦虑,放笔挥毫写画的过程就是心境的自然流露,也是心境的本身。心随物走,像从心生。画面不是来自艺术系统的指引,而是与对象巧妙地暗合,与文人画自然地合拍,洋溢出东西方交织的情怀,是中西艺术的珠玉合璧,也是画家对自己作为中国艺术家身份的惊觉。--马俊子(艺术家、艺术评论人),节选《大写意表现主义--周春芽的画风》2000-2006年

12.大写意表现主义画风: 从画面上看,周春芽似乎对文学叙述和情节不感兴趣,而对色彩和造型很敏感。"绘画性的痕迹"试图超越物像本身,如文人写意画,有宋代山水和草书笔法的迹象。他充分发挥油画语言的速度感和覆盖性,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爆发力。

从学术上看,周春芽用个性和传统资源一直在解构。解除了西方早期现代主义的语言规范,也消解了传统国画的表现秩序,体现出当代绘画的价值。他延续了中国几代画家新的传统--探索"油画民族化"。

从精神上看,周春芽说:"我不同意中国水墨画走向没落的说法,也不同意笔墨等于零的观点。水墨画的笔墨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西方文化要借鉴的,西方画家早就注意到中国水墨画的独特魅力,从中汲取营养并追求水墨情趣。中国水墨很有东方味道,梵高就对源自中国的日本画颇有研究,这与传统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不开。"他自觉而系统地借鉴传统水墨画的特长,作品有水墨韵味和笔墨精神。

从历史上看,"前卫"是相对的概念,每个时代不同特定文化的艺术自有前卫因素。前卫却不受时间流变的限制,而以个性化方式对文化多样性和生存特性敏锐地回应。周春芽用自己的色彩观颠覆当下的油画理念而体现多元化,用传统架上绘画关注现实的生存,颇具前卫性。

总体来看:周春芽将截然不同的新表现主义手法、中国传统的笔墨意趣和水墨观念融入作品,构成、笔触、色彩、肌理及画面主题完美结合,是他个体情感的真实体验。是西方表现主义和传统国画多元对应的和谐,既是中西文化不同空间的对比与交融,又是传统与当代艺术时间跨度的矛盾统一。周春芽通过对传统国画的山水、石头和花卉的宣泄表达,发展出一种介于水墨大写意、新表现和抽象之间的油画,这些艺术图像和符号是被融入,又被激活,并非简单的拼凑和叠加,浪漫而富有人文乡村的抒怀,画风主观而完整,初步自成一种新的覆盖谱系,重获意义的辉煌。--我称之为"大写意表现主义"。


作品风格

周春芽,十余年间,创作了几十幅《绿狗》系列作品。被刻画的狗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姿势。"绿狗"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模糊、暧昧的场景是这种象征不确定的延伸,暗示了现代人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危险。其实,"绿狗"在某种程度上正象征着我自己,它的形象以及所处的场景实际上都是我文化性格及现实生存境遇的投射。

在四川画家纷纷赴京寻找发展的那个年代,我选择留在成都。孤独有时候是一种平静。北京也许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市场。但那不是我关心的。艺术家本就不应该一味关注市场。创作,成都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成都的生活是平静而又悠闲的,在这种舒缓的创作节奏中,只有"黑根"是我最好的伴侣。而我也将所有大胆离奇的想象赋予了这条狼狗。直到1999年,"黑根"病逝,我难过至极,一年半中无法提笔作画。

花卉是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花园则是中国文人遁世之所和自由灵魂的不朽归宿。"桃花"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一 年前在成都看桃花的经历。其实早在1997年我就画过桃花,但那时桃花只是作为次要陪衬,并非主体,桃花的温和艳丽和狼狗的暴力并置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反差,让我着迷。有朋友说我的画具有一种"温和的暴力意味",实在是说的太贴切了,我的绘画趣味总是在"温和"与"暴力"之间--由狼狗到桃花又开始了一次由"暴力"到"温和"的转换。

"黑根"离开之后,他认为自己应该更加热爱生命,我喜欢生命旺盛的东西。春天在成都附近的桃花山看桃花时,那满山遍野的粉红色,流淌着让人血脉贲张的妖冶,让我感到原始生命力量的律动。于是,我开始构思 "桃花"系列作品。我描绘的就是"色和情"--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绚烂的桃花与野合的红色男女人物奇异地并置,这种组合消融了人类与自然的阻隔,也模糊了罪恶与道德的边界,在一种流动的色彩情绪中放纵着真诚而本能的幻想,在一种宏大的场景中将人的自然属性彻底的释放、引爆--温和而暴力!我的绘画不是现实的实证,也不喜欢婉转的隐寓和深沉的象征,我喜欢把那些掩藏在我们内心最底层而又最本质的东西干净利落的导引出来,画画就是过瘾!艺术学道德与社会学道德是两个概念,双方互相指责同时又互为成立的理由,与其当一个社会伦理学家,我更愿做一个正常人,说出正常人想说的话--但这种简单和真诚在世故者看来,的确又是一种惊讶和意外。"溃烂之处艳若桃李",反话正听,这句话却是对我绘画的最高评价。


重要事件

在2008年春天即将到来之际,1月23日,周春芽的个展在印尼雅加达隆重举行,数百名海内外人士在开幕当天见证这一盛事,展览期间,观摩者如云,艺术家笔下的绿狗旋风刮遍东南亚。继2007年3月以桃花为主题的个展在北京成功举办后,周春芽这次个展以别样的绿狗为他的2007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那么,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2008年,他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记者:首先祝贺您本次在印尼国家美术馆的展览取得圆满成功!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参展的作品与过去绿狗相比有哪些重要变化?

周春芽:这次参加展览的8件油画新作,基本上是继桃花系列之后一次比较集中的再画绿狗,与以前画绿狗不同的是用笔比较放开了,特别是在画狗毛方面,好像在画桃树的叶子,而狗的舌头红色像在画桃花.这次展览还第一次展示了我的4米多长的大绿狗雕塑。

记者:为什么要选择印尼作为您这次个展的举办地?您觉得达到了您预想的效果么?是不是意味着您今后将在国外作更多的展览?

周春芽:选择印尼作展览是一 年前受印尼CP基金会(他们曾经举办过两届印尼双年展和方力钧,杨少斌的个展)和印尼国家美术馆的邀请。这个展览是纯学术性的,主要作品又是新的,展览的方式也非常严肃。展览开幕式来了这么多的观众,在印尼有强烈的反应。只是由于展览前十天我的最后一张作品才完成,这对出画册和运输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以后我的个展和参加群展将会更多考虑在国际上重要的美术馆,这是因为国际上重要的美术馆有着严格的学术审查制度,在那里作展览艺术家有荣誉感。最近几年由于中国的文化经济地位在国际上大幅提高,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世界重要美术馆会更多举办中国和有中国艺术家参加的展览,这是一个很好的同台献技和文化交流的机会。以前中国国内美术馆特别是政府美术馆相对观念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缺乏,但是最 近一两年来各地政府都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开始修建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但建立一个专业的有声望、有地位的美术馆还要有一段时间,而且维持美术馆的费用将大大超过修建。当然支持国内的美术馆建设和参加国内学术性的展览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


艺术评论

周春芽出生于重庆,现居成都,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自2008年胡润艺术榜发布至今,除2011年外,周春芽一直保持着前10的名次。2013年,周春芽更是以4.7亿元的总成交额首次成为中国最贵在世艺术家,是近三年来最年轻的在世艺术家“状元”。

周春芽的成功来源于对艺术的纯粹热爱。他说:“我前半辈子根本不知道画能卖钱,但还是在坚持画画”,“我不是天才,成功来自于坚持”。

对于“天才”的评价,周春芽不太喜欢:“说‘成功’有点讨打,我不是天才,真的。很多人可能是天才,但他们没有坚持,把天分丧失了。我只是一直在坚持。”

坚持,是周春芽对“天才好画家是怎样炼成”的定义。不过,与很多人为了某种目的坚持做一件事不同,周春芽画画出于纯粹的“热爱”。即使曾经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他也无所谓,并且很努力、很兴奋:“不是因为现在市场很好了才勤奋,我前半辈子根本不知道画能卖钱,但还是在坚持画画。”

谈到中国“最贵在世艺术家”这个称号,周春芽认为市场的情况太复杂了,艺术家不应过多地关心作品的市场价格。“你说现在梵高的作品市场好不好嘛,但是梵高在世的时候,只卖过一张画。”周春芽说,完全不关心也不可能,但艺术家的主要精力应放到创作上。“能给自己、同行、学术界带来很多惊喜,在学术上有突破,这个是很重要的。”

为人周到平和热情,住不惯豪华别墅。在公众的眼里,艺术家是特立独行、恃才傲物、不食人间烟火的,而周春芽完全不会给人这种感觉。他为人周到、平和、热情,他跟成都的媒体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他创立了为地震致残学生提供心理康复治疗和艺术技能培训的五彩基金,他会用买画的方式帮助青年艺术家,他会专门坐飞机到香港为多年前买他画的画廊老板捧场,他会亲自为老师的画展写文章。

相较于周春芽的艺术成就和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天价交易额,他似乎显得特别的普通。“他对生活完全没有要求。”周春芽的夫人浅浅这样说。记者见到的周春芽,穿着朴素,端着几块钱的杯子喝水,把工作室的一隅拿来当客厅。这个客厅里也只有布沙发、茶几以及到处堆着的画册、书。他的工作室就是他的家,里面没有任何装饰,白墙、水泥地板、日光管,周围挂着大幅大幅的画,足以吸引到访者的所有目光。

“你喊我去住那种豪华别墅,我真的住不惯,我还是喜欢住在工作室,这儿就是我的客厅,朋友来了我就请他喝茶,看到这些画,我就很踏实,真的。”周春芽说。

唯一让周春芽“有所谓”的就是他的工作室:“挣了一辈子的钱,就是为了改善工作室,还是为了继续画画。”

画画,是周春芽生命中最重要的挚爱,“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艺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话,多搞一些作品是对的,比你说很多话、参加很多活动更好。我热爱生活,我喜欢人,我喜欢大自然,这是我创作的源泉。如果我没有爱了,没有喜欢了,我麻木了,我就不会画了。”

中国艺术家缺乏跟世界的交流。比起关于他个人的话题,周春芽更愿意跟记者聊一些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大话题”。

“中国现在很被动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发达了,国家强大了,文化却不见得在全世界有多大的发言权。其实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优秀的电影、绘画、音乐,全世界的人都会喜欢它,没有任何政治因素。”在周春芽看来,中国现在已经具备“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力,有优秀的艺术家、文学家、诗人、音乐家。但缺乏跟世界的交流,也不能完全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念。

周春芽说:“我们也在强调文化的推广交流,比如说孔子学院的初衷也是想搞文化交流,但是目的没达到,最后成了一个语言学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推广汉语也很重要,但这不是文化,毕竟孔子离我们很远。从孔子到当代,中国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哲学家、艺术家,这些都可以向国外介绍。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具体怎么搞,还是要靠艺术家,靠有文化的专家来实现。”


阅读315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