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

采编(尤璇尔)
2021-03-12
来源:画阁凌烟书画协会
黄叶.jpg

人物简介


黄叶,号不愠斋主,原李耕国画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美术师。其书画重格调而尚古意,诗文求通俗而见清新。2011年12月25日“莆田市艺术家论坛”举行“黄叶诗、书、画研讨会”。曾在《莆田晚报》、《仙游今报》开设《画作赏析》《我说我画》《不愠斋联话》专栏。著有《不愠斋吟稿》《九鲤湖梦墨》《黄叶画集》(弥勒卷、高士卷)《黄叶书画诗文集》《李耕研究》等。


艺术风格


黄叶先生师承李耕传统,在古典人物画艺术上刻苦钻研,在画作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画弥勒,拙朴、厚实,尽显博大气象;画高士,超俗、儒雅,彰露清逸淡定。欣赏黄叶的画作,如在炎热中啜饮甘茗。黄叶的诗、书也很有成就。其诗作《不愠斋吟稿》思想丰富,针砭时弊,直击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给人以酣畅淋漓的快感。“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天然归一格,自性此中留”。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黄叶的诗、书、画作品个性鲜明,思想性、艺术性臻融。


参展作品


1996.7《六子弥勒》获《首届全国扇子艺术大展》优秀奖。(中国文联、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

1996.12《蔡襄架桥》获《“交通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中国美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文通部精神文明办主)

1999.9《十八学士》获《庆祝国庆50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奖展览》佳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主办)

1999.9《伏生授经》入选《99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大展》优秀作品三百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012《晁错从学图》入选《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

20019《伯起四知》入选《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3.8《楸秤观道》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个人荣誉


2017年6月受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长于伟国向仙游县李耕国画研究所原副所长、蜚山诗社顾问黄叶同志颁发聘书、合影留念。省政府共在全省聘请了29位馆员,黄叶位列其中为千年古邑的仙游增了光添了彩。


人物背景


黄叶先生,生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就开始他的绘画之旅。他潜心探索李耕画艺,以壁画实践作为追寻李耕画风的突破口。由于他的苦心磨砺和画艺的提升,1988年,技压群芳考入李耕国画研究所,实现他梦寐以求的职业画家生涯,专事古典人物画研究与创作,并坚持系统地搜集、整理、研究李耕画艺,剖析李耕作品的艺术精华,发表了《仙游画家“二李”述评》、《李耕的弥勒缘》、《论李耕〈东山丝竹〉艺术境界的营造》、《扫除脂粉呈风骨——试析李耕仕女画的艺术特色》、《论李耕国画艺术的平民思想》和“制度时因出性灵——李耕《溪山欲雨》图赏析”、“精神到处是功夫——李霞《李铁拐》图赏析”、“意传古韵·笔抒豪情——李霞《富贵寿考图》赏析”、“现代版的《麻姑採药》图——浅议黄羲的《饲养员》”等20余篇画论、30多篇赏析文章。凭借不懈的刻苦钻研,仅有高中文凭的黄叶退休前曾长期担任仙游县李耕国画研究所副所长,成为全市出名的书画家、诗人、评论家,主要画作有《不愠斋吟稿》、《九鲤湖梦墨》、《中华医圣》组图、《黄叶画集·高士卷·弥勒卷》、《黄叶书画诗文集》等。


人物影响力


黄叶曾说:“(我)肩负着承传李耕艺术的职责,可继承与创新又互为抵牾,身处其间,既不能亦步亦趋,又不能另起炉灶,允执厥中,殊非易事。”的确,作为一位著名的李耕画派画家,黄叶先生遵循李耕先生的“三分练字,三分作画,四分读书”的遗训。在“文献名邦”的仙游,近百年间涌现了“人物第一家”的李霞、“北齐南李”之誉与齐白石媲美的李耕、被刘海粟称为“意思横逸,功笔新奇”的黄羲等著名书画大家,开创了仙游画派。近几十年来,仙游画坛新秀才俊辈出,黄叶就是代表画家之一,其画作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正因得乡土滋养而承画派遗风,他独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并茂”的独特画风,擅长将书画与诗歌等传统文化巧妙融为一体,其作品具有当代书画界行家的评介力、收藏家的吸引力、媒体的宣传力、市场的竞拍力,成为莆仙书画界中具有实力的国画艺术家。


人物事迹


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或联办的画展。2011年12月25日“莆田市艺术家论坛”举办“黄叶诗书画学术研讨会”。2012年3月开始他在《莆田晚报》开设《画作赏析》专栏;2012年5月,他应邀走上莆田最高学府的莆田学院讲台以“中国传统人物画与诗的关系”为题专题讲座阐释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被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聘为客座教授;2013年6月,他又应约在《仙游今报》开设《我说我画》专栏。

“诗文显心志,书画寄情怀”。多才多艺的黄叶还是位热心公益的书法大家,自学成才,工于隶书。他的书法作品在仙游文庙文昌阁、鲤城街道办公楼及许多学校、寺庙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随处可见,为文献名邦的美丽仙游增添了一道道丰富而亮丽的人文风景线,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尊重。


个人文献



坚守与探寻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黄叶


莆田市老艺协近期编辑出版《湄海秋霞·荔圃专栏》作品系列丛书,想想自己也是位退休老人,就欣然加盟了。

好像是共性吧,人一到这把年纪,在逐渐失去上冲劲头的同时,总喜欢怀旧。至此终于理解《张果老倒骑驴》中“凡事回头看”的深刻含义了。因此,借为本书撰写自序之便,先把自己从艺经历做个简单的回顾。

本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1964年李耕逝世时,家在乡下,孤陋寡闻的我就连李耕的名字都未曾听说呢,另外,祖辈和亲戚朋友甚至邻居中找不出一个人与画画职业沾过边的,因此小时候的我与李耕或者说与画画根本扯不上关系。诸位切不要以为我是在剥离先天因素和环境条件来证明自己的聪颖和后天努力的结果哟!

不可否认的是命运——它总是在偶然与必然的交集,祸与福的转化中将你带到或坑坑洼洼、弯弯曲曲,或平坦如砥、宽广笔直的道路上,再走向难以预测的未来。以本人为例,小学毕业后,无缘继续上学,十二、三岁就开始为长期透支(指在生产队中劳动与分配无法相抵)的家庭挣工分,放牛、拾粪、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还兼“砍柴解灶”(指解决自家烧柴问题)等等,从小便养就了自强自立意识。而因某些原因导致全家受人鄙视和欺负的境遇,更磨砺出自己的隐忍性格和坚强意志,以致69年复课时,就表现出异常的老成,得到老师们的垂青并予以悉心栽培,在参与校刊和黑板报等宣传工作中,刊头、标题、抄写、誊刻、插图、尾花、编排、补白、审校——也就与书、画、诗、文搭上界,结下缘。三年半的中学甫一毕业,竟敢操起画笔走村串户,为老年人写真画相,成为名符其实的“画士添”(我原名新添)。至80年代初,宗教政策落实,寺庙宫观复兴,又转向寺庙壁画,得幸重蹈当地前辈画家林肇祺、李霞、李耕、张英、周秀廷等曾经走过的路。

画相与壁画,使得我有缘与老一辈和宗教界的善知识频繁接触,对宗教知识和民俗文化有些了解,成为后来传承和研究李耕画派的有益资源。

1988年,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欲招收“接班人”,在著名剧作家郑怀兴的鼓励下,时已34岁的我毅然报名,并顺利通过了考试,完成了此生身份的转换,从此才正式投入李耕国画艺术的传承和研究。

国画创作是本人的专业,更是实践的基地。李耕国画研究所成立的宗旨是:“继承、发掘、整理国画家李耕先生的传统技法,在传统和生活基础上创作新时代、新意境的作品。”从理论上说,这一定位实谓合理准确、不偏不倚!可付诸实践,又是何等不易!特别是国门打开以后,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伴随着社会唯“新”是瞻的倾向和文艺主旋律的提倡,后半句的意义顺势会被无限放大,前半句则因有“古”“旧”之影相随,大家生怕背上“复古守旧”的黑锅索性远之弃之(都是因理解不深不透所致)。为此,我曾经无奈地慨叹:“继承李耕传统,既不能亦步亦趋,又不能另起炉灶。既要保持李耕国画传统特色,又要笔墨当随时代,允执厥中,殊非易事!”

面临这一两难境地,如何去探寻一条不失李耕艺术传统,又切合自身实际、发挥自己专长、表达自己识见的道路,则完全取决于理论与实践反复验证中的吞吐能力。审慎自己学习中国画传统的作业,(既然学无止境,作品何尝不是作业?)不管是题材还是形式,个中本意十分清楚,那就是如何让读者通过这些作品的解读,能够从一笔一画中把作者的苦心孤诣感受出来。例如对叙事性题材在谨守人物画所必需保持相对描述性、完整性、绘画性的同时融入文人画的自我意识和诗性语言;又如书法用笔和气韵在写意小品中的应用和体现;还有借助“画外工夫”建构“重、拙、大”风格并消弥自己长期从事民间壁画所带来的匠气,受社会环境、时代潮流影响所生成的甜俗之气、市井之气,还有本土画派沾带闽习的一些戾气等。我想,这也是遵循传统路数者所应保持的一份清醒吧。

书法,原是本人为提高绘画线条品质和辅翼笔墨气韵的必修课,唯其不存谋取名利之想,方能保持从容心态和淡定情绪,不为社会上的流行书风所左右,好凭自己的理解和创作需要去临池、去摸索,以守住自我,走自己的路。中学时期,我曾师从陈仙居老师临过汉隶华山、曹全诸碑,也曾从傅起雨老师学过柳公权的玄秘塔,后还临习过欧阳询的九成宫等,自从涉足壁画后,由于墙壁上的画面效果需要的是雄浑厚重,朴茂大气,才开始转向临习颜真卿的《大字麻姑仙坛记》、苏东坡《丰乐亭记》和魏碑《张黑女》《张猛龙》、汉隶《张迁碑》《衡方碑》《郙阁颂》及至金文《散氏盘》等,为得是借助临池来培养自己的恢宏气度、高迈情怀以促使绘画风格进入既朴厚雄浑,又从容蕴藉的境界。值得一提的是,本人在书法界虽然没有任何头衔,但书作偏偏受到不少爱好者的追捧,可见当今社会上还有不唯名头是瞻之士。我的这一“副产品”,也就有机会升格为题刻和题签,在此稍带一提。

按本人理解,文人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决不止于形式上的画面题诗,而更应注重笔墨和意境上的诗性。要做到这一点,作者首先就要具备诗人的气质和情怀。当然,“腹有诗书气自华”,平时多读诗、吟诗自能增益。关于吟事,由于本人书读不多,加上诸事冗繁,很难再分出精力去细加研习,兴之所至,大白话、顺口溜、流行语、现代句,只求畅达明快,直抒胸臆,再也顾不上古人所要求的幽婉含蓄和文质彬彬了,诚如以前吟成的一首自嘲诗:“原是草根辈,从来远主流。芬芳乡下土,憨厚地头牛。情境随心现,言辞顺口溜。天然归一格,自性此中留!”

至于2010年受孟伟哉等老作家鼓励而出版的《不愠斋吟稿》中第一部分“盛世直声”,乃是针对当时旧体诗创作中蔓延着一股标语口号式和无病呻吟风气,所设定在私人空间进行一些语言回归大众、内容揭示现实的尝试。这也是从《诗经》《乐府》《竹枝词》以及杜甫、白居易诗歌中得到的启发,尤其是当代聂绀弩的《散宜生诗》和李锐的《龙胆紫集》,更是我产生创作冲动的引爆点和推进器。我想,既忝为一介文化人,在社会现实中面对种种不正之风,岂可丧失自己的良知而麻木不仁?倘利用诗词这一古代文学形式发出的音符如果与当代语境脱节,便很难招徕受众,遑论引起共鸣,产生社会效应?“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之作”(白居易)应该是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与古典人物画创作借历史上的正面典型来弘扬正气、鞭笞丑恶、发挥“成教化,助人伦”社会作用并行不悖,异曲同工!

最后谈一谈我对李耕国画艺术理论研究中的一些体会。众所周知,重实践、轻理论是中国画传统常态,李耕国画艺术传承工作概莫能外。当然,这与东方文化讲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授受方法有关。而要使李耕的艺术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务需扭转这一局面,对李耕的国画技法和作品进行系统地,多方位地从理论上予以发掘整理和爬梳剔抉。记得当年刚刚考入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时,曾信心满满,要把这一工作揽在身上,但由于生活压力大等原因(自己低工资,妻子在农村,两个儿子要上学,家中还有80多岁的父亲),最终还是暂搁一边,为首先解决现实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而埋首画画。直至新世纪初,家庭一切安排就绪,生活无忧,方逐步放弃画画,腾出较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理论研究工作。凭着自己“有机会经常接触李耕原作和与李耕相同的从画寺庙壁画转入卷轴画创作,又一直生活于仙游民间的经历”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对李耕国画作品手摹心追的实践,尤其是品读、揣摩大量原作后,结合对生我、养我的仙游本土文化传统的审察、体验、思考”(上引《李耕研究》写在前面的话)来探寻、挖掘、印证李耕国画技法中所蕴含的艺术真谛和丰富内涵,坚定自己信念,认准研究方向,厘清自己思路,提出自己见解。再通过学术讲座、报纸开设专栏、著书立说等形式,把李耕等仙游前辈画家及其本土特色文化推介出去。值得庆幸的是,就在本人被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同时,我的集三十年研究和创作心得的《李耕研究》一书被列为福建文史丛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成为献给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的见面礼,当然也可视作自己从艺道路上的一个站点。有诗为证:

《李耕研究》书成感作       

          其一

书成顿觉老身疲,

三十年来兴未移。

扑面狂潮宜淡定,

当家金碗合坚持。

还从形迹解生趣,

会向风情识化机。

赖有襟怀能吸纳,

开今借古是吾师。   

        其二

条分缕析探幽微,

春雨秋风我自知。

万里情思双管重,

千秋笔墨一葩奇。

扎根乡土叶方茂,

策马溪山路不歧。

感得朋侪同努力,

雄风再振正当时!



个人作品


黄叶书法.jpg黄叶作品2.jpg

黄叶1.jpg黄叶画.jpg


阅读169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