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炳,字尊德,号道虚山人。生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岁次戊戌,卒于1920年,享年八十二岁,葬于屏峰村官田坂灵龟望月穴坐丁兼未。兄弟七人,行序居三。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岁序成戊午,承父志之高品,掌门派之正司。衣钵相承,恪遵师训。
个人事迹
指点豪杰论天下,远筹帷幄决千里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清朝屡屡遭受外国列强的欺凌。虽然释玄斋祖师和二代传人对于黑暗腐败的官场失望透顶,但是对民族国家却是怀着满腔热血。这种对国家民族热爱的精神一直伴随着释玄斋的发展流传至今。
话说释玄斋第二代传人罗进瑶辞官归乡之后,以易术救济四方。罗进瑶膝下共有七子,各有所长。其中三子罗福炳在易学一道天赋出众,被誉为是最像罗进瑶的一人。在1858年正式执掌门庭,成为了释玄斋第三代传人。罗福炳在接任释玄斋掌门之后,每日奔波于乡里之间。使得释玄斋在百姓心中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如果按照过往时代的,罗福炳一生就是于乡野之间以易术济民。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身怀绝技的罗福炳又怎么会平凡一生呢?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已经到了19世纪80年代。罗炳福已经成为整个福建数一数二的易经大师。因为名声在外,各地的达官贵人无不以能邀请到罗福炳为荣。罗福炳也结交了不少当时的社会名流。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唐景崧。
一天,唐景崧来到释玄斋找到罗福炳。“罗兄最近可有关注天下大事?”唐景崧放低了声音对罗福炳说到。面对唐景崧的郑重其事,罗炳福轻松一笑道:“唐兄要说的可是西南边境的事?”
“哈哈,真是什么事情都逃不过罗兄的法眼。依你来看,这次交战哪方能够获胜?”唐景崧提出这个问题有些紧张。
“虽然我大清国对外屡有败战,但是此次却不然。首先,法兰西入侵越南不得人心。其次,法军远道而来不知地势人文。再者,法军作战欲速然则不达。夫战者,讲究天地利人和。法军三者皆无,虽船坚炮利亦不能胜。只是唐兄此番前来不仅仅是问胜负吧?”罗福炳一言就点破了唐景崧此行的目的。
唐景崧被说破心事有些不好意思,尴尬一笑道:“知我者罗兄也!如今身逢乱世,正是我辈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当年罗兄说我乃出将入相之人,我思此次乃难得良机。此番前来就是希望罗兄能为兄弟我指点一二。”
“纵观当今天下,军纪松弛。官兵畏洋人如畏虎,唯有西南黑旗军近年来一直和洋人作战。可堪大用,你若想建功立业,就少不了以黑旗军为用。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也是难得的良将,与你搭配却是相合。”罗福炳当下就点出了唐景崧发展的道路。
后来唐景崧加入黑旗军,果然和刘永福配合得天衣无缝。期间但凡有所决策,无不快马加鞭征求罗福炳建议。虽然罗福炳没有亲上战场,但是运筹帷幄、多次建议使得黑旗军屡战屡胜。
特别是1884年,提出以长击短的战略。黑旗军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同时示敌以弱、诱敌深入。使得法军腹背受敌,陷入重围。这一仗打死李威利及以下军官30多名,打死法兵200多名,夺得军械弹药无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纸桥之役。古人所谓的“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莫过于此。
但而后时局败坏,清朝也走到了穷途末路之时。罗福炳也看清了这一点,之后就没有再参加任何政治军事运动。后来将毕生绝学传与独子罗享培之后,便云游四海,造福民间。
后学赋诗,赞曰:
夙世因缘前世修,此生从道愿无休。
青天翠盖风云起,不改初心发善酬。